剧情介绍

  他那咄咄逼人的控制狂母亲
  成就了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画家之一
  L.S. 洛瑞是二十世纪英国最伟大的国民画家之一,独特的画风深受英国民众喜爱。但是他的画作在早期却遭艺术评论家嘲笑为出自儿童之手,因为他笔下的人物,头大大,身体细细,就像一根根的火柴棒一样,被称为“火柴男人”。虽然说洛瑞的母亲伊莉莎白女士,一生都在阻扰他的艺术事业,但是洛瑞之所以能够成为优秀的画家,却不得不归功于他的母亲。在他父亲去世之后,洛瑞负责照顾卧病在床的母亲,每每等到她入睡了才在阁楼开始作画,全心全意,甘之如饴。抑鬱寡欢的伊莉莎白总是叨叨念著她对儿子的不满与失望,洛瑞却终其一生都在追寻著如何让母亲快乐,他的生活与他的画作都渴望著母亲的认同。本片由知名皇家莎士比亚剧场前任总监亚德里安.诺布尔担任导演,找来坎城影帝提摩西司伯饰演这位伟大的画家,以及坎城影后凡妮莎蕾格烈芙饰演控制狂的母亲。两人精湛的演技,演活了这对讽刺却又带幽默的母子。
  「烟囱林立以及冒著黑烟的天空,火柴男子出现在一成不变的工业景观裡踽踽独行。」洛瑞的作品纪录了后工业化的英国城市景观,以及人们的疏离,直到现在,仍能引起共鸣。他在晚年被皇家艺术学会及曼彻斯特学院延揽,作品曾以370万英镑高价售出。他多次拒绝了英国首相颁发的勳章,并拒绝了勳爵的封号。

评论:

  • 阳星宇 7小时前 :

    上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即景,平淡顺滑的叙事很像在看回忆录,但这片子恐怕非得那一代成长起来的美国人才共情得了,外国观众还是看个热闹算了。

  • 童心思 0小时前 :

    看起来很像战前动员,也许就是 但是对比现实,电影还是保守了

  • 琬冰 6小时前 :

    战争的可怕 我只能看出绝望 应该更侧重表现感情吧

  • 祢琬凝 7小时前 :

    巧了结合俄乌战争,好及时好牛的片,这是不是俄罗斯承认的乌克兰独立的俩地区,那一切关系就懂了,烈日阳光下,罪恶发生得那么赤裸裸,当地国民军,世界各地自由反独立群体,还有趁机作乱的暴徒,不能一时判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未来历史会评判一切,但是老百姓何其无辜啊,这个片还着重描述几次老百姓被炸的场景,看了真让人难过,所谓国民军被称为所谓的搞独立分子,直到最后一刻才有俄友军帮忙,也没啥用,或许他们的武器是俄提供的?总之希望世界和平。

  • 梓胤 4小时前 :

    非常传神和有趣,画风和那个年代都是我喜欢的,爱怀旧的朋友不应错过

  • 随璞玉 6小时前 :

    一代人的故事 on May 4th, 2022

  • 郯秀隽 1小时前 :

    卢甘斯克地区,2014 年 5 月。Novozhilov 一家偶然发现自己身处卢甘斯克的各种事件之中。弗拉德·诺沃日洛夫(Vlad Novozhilov)曾是阿富汗战争的参与者。他知道什么是战争,在他那个时代已经看到了足够多的战争恐怖,原则上他甚至不想碰武器。在某种情况下,他只看到一条出路——离开这个国家。但是你不能逃避战争,边界已经关闭。为了拯救他的家人,他将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道德选择

  • 烟雅畅 6小时前 :

    美好的回忆无论国家和种族,那个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远。

  • 梅寅骏 4小时前 :

    真正的热爱

  • 汗玲玲 7小时前 :

    有助于理解战争不是某一瞬间的决定,而是积怨已久的爆发。

  • 澄力强 9小时前 :

    烈日阳光下的雏菊 金黄麦田 狗尾草。

  • 申玟丽 4小时前 :

    当时的习惯

  • 顿野云 1小时前 :

    目标受众:1970年在得克萨斯州长大的白人。 画风有点像印刷版画,相对独特。童年回忆部分有些冗长,像是导演童年记忆简单的堆积。个人共鸣不多,画风也不是特别能接受,暂不推荐。

  • 黎运杰 6小时前 :

    不费力的那种

  • 璐涵 5小时前 :

    69年德州回忆录,这些专属于那代美国人的记忆密集输出,好比橱窗里商品琳琅满目陈列但我没法与之共鸣,因为我啥也不认识,就像坐在剧场听不懂梗。不过,以孩子视角展现了虚构的阿波罗十又二分之一,有点小浪漫的

  • 星倩语 0小时前 :

    童年的回忆,不管是欢笑还是泪水,总是回味无穷,又无忧无虑的。一家人的各种小细节,点点滴滴,回忆起来都是暖暖的

  • 菲静 7小时前 :

    他们的童年那段让我很喜欢

  • 湛楠楠 2小时前 :

    开始只觉得画风好看,叙述杂乱不知道要说什么。但是看完之后才品味到这清甜淡茶的后劲儿。ps原来美国孩子的童年记忆也有在车上睡觉,被父母抱回家。

  • 苗海之 7小时前 :

    LL的罗马、上帝之手、贝尔法斯特、甘草披萨 + 阿波罗登月/Space X重启NASA航天之梦

  • 银香天 0小时前 :

    这部拍摄于2021年的电影在回应当下“为什么打”的问题,且不论有没有所谓的“真相”,仅从电影角度而言,这部电影的宣传鼓动意味已经远高于创作本身,甚至到后来成了一种黑色幽默。表现冰冷残酷的战争,电影居然用暖色调来调色,调性上就显示出自相矛盾,看到中段可以确定这不是表达,编导这么做就是为了强化片中不断出现的血腥场面,让全片始终都有“血淋淋”的视觉刺激,直接暴露了影片为了达到预置目的,破坏了基本的创作原则。更加明显的“黑色幽默”,是电影对暴力动作场面的滥用以及背后反映出导演对动作场面调度能力的缺失,“看!他们杀妇女;看!他们杀孩子”,编导不断使用前一秒妇孺平静生活,后一秒迫击炮落下一片狼藉的手法渲染同仇敌忾,开片的暴力场面已经表现出近乎B级片的无度,后面更是到了“只要有女性,就会有炮弹”的黑色幽默。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