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买运锋 5小时前 :

    算是国师的芳华吧

  • 明初 1小时前 :

    摄影机也在舞蹈,乐此不疲地翻越场景,和戏剧行为同调的起落和往返,频繁的越轴,一刻都不停留,好像被赋予了一双更自由的眼睛,视点本身就能谱成乐章。这是诠释剧场的另一种方式,无处不在的镜头炫光也是同样的道理:人的眼睛是不会看到这种光的,所以总会心虚地觉得它在不停提醒我周遭的虚幻。械斗段落也许是全年最出色的单场戏之一,阴影照告的危险,风卷残云的不理智,陡峭丛生,坠落发生在瞬间。音乐正正地停留在这之后,这让最后几个最悲伤的时刻,都沉浸在无声里,终结在不说明中,这种力量反而更强大,更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这是无人幸免的悲剧:失去栖身处,失去爱人,失去良知,失去生命,所有的苦难处处相通。

  • 卫炳伸 0小时前 :

    (7.0/10)相较于原版《西区故事》的音乐剧质感,斯皮尔伯格的改编着重于“电影化”。动作戏更加追求真实感,摄影调度和剪辑等方面也比原版更为复杂。除此之外,剧情上似乎没有太多大的改动,只是调整和修改了一些细节。其实结合近年来美国社会现状,新版本可以有更贴切的改编,但都属于点到为止。斯皮尔伯格的版本与原版最大的差距在于缺少对其他配角的刻画以及在结尾处失去了原版的情感张力。

  • 升裕 7小时前 :

    就电影本身啥都好,但是剧本真不行!舞台剧里不讲理强行撒狗血可行,毕竟大家一起看个热闹;但直接照搬放到可以冷眼旁观的银幕,我真的被雷死了,真爱至上的女主显得过于脑残(每个人都)。那是1950s的价值观啊,直接搬上2022年,我表示不想吃这口几十年馊饭。唯一touch我的地方是,黑女在差点被乱暴的时候白女们纷纷搭手相救,要让她走的那幕,隔着屏幕感受到了黑女和白女们作为女性的绝望。在有人被施暴的现场,女性可以不计较肤色人种help each other out这一幕,是全片之光。

  • 抄烨伟 1小时前 :

    抛开政治正确滤镜,对于导演本人之外毫无意义的一次翻拍——无论在戏剧改编还是电影升级层面。如果斯皮尔伯格或任何创作决策者肯将西语去字幕化的政治嗅觉灵光度拿出一半用在视听上,恐怕也不会呈现各式镜头被60多年前旧作吊打的窘境。

  • 井昊天 7小时前 :

    这个完成度超出预期太多了,斯皮尔伯格不愧是你!

  • 弘春蕾 1小时前 :

    看了半小时影院音响出问题,出来退了票也不太想换一场次看完了…从前半小时来看很难理解这次翻拍的意义何在…

  • 卫瑞方 5小时前 :

    还是没能超越老版,老版里导演的调度堪称一绝了,斯皮尔伯格的导演能力毋庸置疑,但他并没有选择在调度上用力,反而选择了更流行化,更青春片的拍法,可能老导演到了这个年纪,已经不需要去证明什么了,干好行活就行。这是一个毫无必要的翻拍,既然拍法还是老版的美学思路,故事上也没有能移植到当下时代的新东西,会让你切身体会到所谓的经典和落后于时代的俗套只在一线之间。

  • 兴雅韶 6小时前 :

    #金帧9th#HOME4th 20220301

  • 刘晗玥 1小时前 :

    America,这段舞蹈,全片精华之精华,其他部分随便糊弄都无所谓啦,最佳女配果然不是盖的。女主也不错值得看

  • 振嘉 4小时前 :

    ★★★☆ 我對1961年的經典版其實就沒有那麼喜歡,《羅密歐與朱麗葉》的故事被改得很沒意思,而且拍得只見故事不見人,但是我喜歡這一版,讓我看到了些許人。你永遠可以相信Steven Spielberg的調度能力,將整個故事更加電影化,不僅是musical而且是cinema,在保留有黃金時代歌舞片味道之餘,又注入了活力,更加自由,更加輕盈,當然男女主角的選角和表現令人難以滿意,更可惜的是改編還是保守了些,沒能有更加當代的表達,不過即便有著各種不盡如人意之處,卻也是《愛樂之城》之後我最喜歡的一部歌舞片了。

  • 庹小琴 6小时前 :

    这部电影还行吧,就是剧情里有些感觉有点恐怖,而且时长没有那么多,再多点的话估计就更好了。

  • 农彬郁 6小时前 :

    原版就除了镜头调度极其过誉,这版也就对一下政治不正确进行修正,剧情还是一样烂俗无聊,也就摄影调度勉强能支撑人看下去。

  • 徐念柏 7小时前 :

    America那场戏是真的好,年度最佳。但前半段有多好,后半段就有多操蛋。是西区故事本身就很操蛋,一个更主动的罗密欧在那场仓库大战仿佛失了智,说着毫无说服力的台词,手握能改变结果的板机却在旁边阻碍好兄弟决斗。前半段对他想改变现状的塑造直接就化为泡影。把喝毒药换成被假枪杀简直是匪夷所思,所有人都很horny即使是在最悲伤的时候我还要打炮和调戏别人。 可斯皮尔伯格完全没管这些操蛋事,这部电影和1961年的那部比起来几乎没什么改变,现代化议题苍白,平面,我不明白这样的改编有什么意义,操蛋。简直是太操蛋了。 我宁愿再去看一遍Romeo + Juliet,至少小李子完爆Ansel Elgort。

  • 丰清漪 8小时前 :

    嫂嫂你可以教一教女主什么叫下一个更乖吗?

  • 房雨筠 8小时前 :

    新版打磨了细节,让老版Anita参演情怀拉满,只是本身这个故事,尤其是在哥哥被刺死后女主的各种行为,她的动机至少要多写两三首新歌来过渡,不然这一段真的不流畅。

  • 彦璟 8小时前 :

    50-60分吧 今年看过的电影里面算是拉垮的 硬伤. 1.音乐剧风格不适合搬上荧幕 2. 当代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颇为牵强:女主居然在男主手🔪了他哥以后还愿意和他睡觉私奔;男主一会儿重新做人一会儿提刀宰人这不是恋爱冲昏头脑简直是冲到无脑. 3. 很多cliche+ 情节铺垫不完整; 比如药店老板娘循循善诱心灵鸡汤了半天丝毫没有心路历程. 4. 强行突出种族不🈴️美利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时代背景的原因感觉非常脸谱化(white trash vs 老墨gangs). 当代美利坚由于社会割裂和左右对立的问题深入骨髓, 看到这种简单的“是白人就不跟你跳舞”的逻辑反而觉得很流于表面…

  • 呼芳菲 6小时前 :

    好像好久都没看斯皮尔伯格的作品了,上次好像还是头号玩家呢,但这,这,这啥玩意啊,我不太行,演的也不行,音乐也不行,就跳的几场戏还行,啥啥啥玩意啊,比原版,歌和台词都不改,而且太舞台剧了,太演了,两星半,

  • 寿凌蝶 8小时前 :

    斯皮尔伯格的旧瓶装旧酒是视觉上和场面调度上的提升,有些地方是独属歌舞片,甚至是舞台剧般的乐趣,作为歌舞剧爱好者自然乐在其中。而且,虽然已经在别处看过很多次,也曾数次思考这个故事里愚蠢的地方,但我还是觉得,莎翁关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简直是包含了所有爱情里最纯真,最美好,最动人的部分。

  • 帆涵 5小时前 :

    电影的摄影啥的没得挑,但WSS的故事从来都不是我喜欢的那一款,不过音乐和舞蹈还是比较戳我的。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