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卫秀君 5小时前 :

    虽然得了一堆奖但我真不觉得好看。自讨苦吃式修行,让我想起了那些三和大神。

  • 始白梅 1小时前 :

    超过我的期待。不是一把尘土的浪漫,也不是社会批判。自然主义,关于生命,更勇敢更诚实的人。平淡中有生命质感和沉重,但生命承受毫无做作。电影里的人似乎每个感觉都好熟悉,就是北美日常生活中常见到的人。对导演大有好感,看那么多人说,以为她是又一个三毛,比三毛好多了。电影音乐不行,结尾有点太弱,减半分。

  • 博运 0小时前 :

    诗意的空镜,琐碎艰难的日常被赵婷缝合得天衣无缝。不是无处停留,只是停留在哪里都不对,都是勉强的尴尬,是依然不改的孤独。那么,上路吧。我想起鲁迅的孤独者,有时候孤独是遗传的,是命定的,那么就接受吧!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推演,那么到时候就去承受去感受去忍耐,这是你的人生。

  • 呼延绮烟 1小时前 :

    和我高中时特别喜欢的那部《荒野生存》就像是A面B面,区别就在于你有没有选择。第一次感觉我的“生活就是一部公路片”这个人生哲理透出无限的苍凉。

  • 庚旭东 8小时前 :

    人不必相同地活着,也不必活当下。人可以只活在对过去的追思中与对未来重逢的期盼里,活在不得不将自己流放的路上。这种流动感,是他们灌注生命的方式,是他们得以喘息的通道。

  • 塞山柳 9小时前 :

    赵婷真的不一样,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这种风格让人一瞬间感觉电影贴的现实世界特别近,下一瞬间又感觉电影早已击穿了现实世界,但细细回想两者又有一些暧昧存在,不近不远,她从《骑士》的尝试到现在的锋芒早已站稳了好莱坞,她不学习谁,她不继承谁,她就是她自己。

  • 子辰 5小时前 :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无论你是谁,都希望找到与自己类似的一群。选择孤独也有主被动之分,女主从头到尾表现的都是一种不得以不得不的勉强与抗争,她并不享受,只是不断地认识不断地适应。但至少还很真实,不像此地成功学的主流文化,无论什么故事题材都有意识无意识地突出一种个体的优异感,哪怕是之前经历的曲折也不过是成功底色上必要的陪衬。至暗时刻往往因为丑陋丢面子而过滤掉,但我们都知道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所在。有许多处理不了的问题,处理不好的问题,就假装它不存在,这一点是我们的传统。

  • 乐正音景 5小时前 :

    看得非常舒服的电影,像散文诗一样。来来去去,潮落潮起,自我放逐的旅者恒在路上。你能看到打零工、捉襟见肘的现实,也能看到每一次太阳从苍茫大地上升起的诗意。刻意离群索居,游离于亲密关系之外的女主,你能懂得她的孤独,也会认可她的选择。人性、历史大背景、自然的诗意,以近乎纪录片的松弛结构完美融合,得奖也合情合理。

  • 完旭尧 4小时前 :

    中国人多数都有落叶归根的执念,居有定所是最起码的生活状态。所以,弗恩这种65退休的失业白领游牧式的生活很难在中国想象。有数据显示美国大概有25万人没有固定住所,房车网站总是宣称这些人中的多数在过旅游人生。但本片却告诉观众,不是为了旅游而漂泊,而是你不得不选择在路上。影片很成熟,做到了形散而乘不散,特别是年轻华裔能拍出这么老道的美国文化,难得很!

  • 寿湛英 0小时前 :

    当人类可以无性繁殖或者复制的时候,也就丢掉了人类最后的尊严。

  • 佴鹏天 8小时前 :

    自从看过科恩嫂的《三个广告牌》,其“悍妇”的形象就深入人心。这次也不例外,扮演一个心里向往自由,一路不得停歇的公路“吉普赛”。各种讨生活,各种困难,各种偶遇和分享,各种安居的诱惑,然而她却依然故我地行在路上,享受着自由和风光。无来由地让我觉得她像极了那荆棘鸟,在风中永不落地 | 片中冷色调的风光真是又美丽又让人感到无比凄冷 | 改编自Jessica Bruder所著书籍《Nomadland: Surviving Americ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 告俊晤 2小时前 :

    See you down the road. 这也算是公路片吧,镜头风格好喜欢。孤独并伴随着孤独共生,不停下脚步,至少是我会愿意选择的生活方式。(和我娘一起看的,她看完就完全无感…毕竟只有我这样的性格会恨不得远离固定环境天天在路上

  • 斛痴海 4小时前 :

    赵婷仍以氛围见长。原来除了女主角人人都在演自己!印象最深的是那个癌细胞蔓延到脑部而继续在路上的蓝眼睛老妇——她眼珠的颜色、满脸皱纹的胖大体型和面容,竟然令我想起晚年的尤瑟纳尔——她还要去阿拉斯加,不要到医院里等死。(回到同一影院[Landmark on Embarcadero]看的,上次还是《然后我们跳了舞》,一年有余了。)

  • 图门倩语 8小时前 :

    太遗憾不能在大银幕上看这个片子。Swankie的故事最触动我,因为我有相同的经历:某年法国的海边,和朋友夜里去海边。嶙峋的怪石,深蓝的海,巨大的月亮,远处灯塔的微光。当时心里也在想,如果现在死了,我也没有遗憾。(电影的瑕疵我觉得是音乐,缺乏点想象力。)

  • 华翰 3小时前 :

    20210428 1735 Palace ifc

  • 卫佳 8小时前 :

    很喜欢斯万基的故事。整体平得让人流泪,生活的疼痛根本无需刻意再去制造什么雪上加霜的冲突和意外,所有伤痕就那样无声无息地刻在身体上,人无所依,但是情感终究有所附丽。个体视角是对于丧失之痛的疗愈,群体视角是对于消费社会的反抗,“在路上“看似洒脱,其实还是夹杂了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片子,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拍了他们不愿意拍的东西。(先看了一遍,大银幕“无依”之感应该会有很好的体验,期待引进。)

  • 宏香天 0小时前 :

    不懂好在哪里…可能是思想的不一致,没有受过这种文化的熏陶,所以无法感知故事的震撼和感动…一个为爱不顾一切的女人,因为爱守护着丈夫的一切直到无法守候,一路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尿尿拉屎的镜头意义存在是为了呈现真实感吗?不懂…她是个试图冲破一切常规思维的女人,但是最终还是在常规中迷失……被吹捧的20分神作,被配乐拉到及格线,整部影片亮点只有配乐!

  • 尔清嘉 3小时前 :

    我想我知道

  • 司马静枫 9小时前 :

    啊无依之地,他真的无依了~

  • 厚依然 9小时前 :

    非无依无靠却背负伤痛的这些人,选择了独自隐忍淡然漂泊,换不同地方,见不同的人,做不同的工作,以此释怀。末,回到起点,重新上路。一种碎片化抒情的文艺表达,虽心有所失,可放逐自己并非唯一出路啊。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