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沛林 4小时前 :

    据说上部被吐槽文戏少,是因为被放到了下部。看完水门桥后我认为,整部长津湖就没有什么文戏—每次战斗间歇的短暂交流可不算文戏。用电影去表现抗美援朝,表现志愿军,本就力不从心,并不是技术达不到,而是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本身无法表现国人心中的抗美援朝。抗美援朝如同一场雄壮的进行曲,不允许有任何不和谐音符,电影中,志愿军战士用各种牺牲诠释了英勇、顽强、视死如归。战争在中国人心中本就是不一样的事物,在中国,战争这个词是容不下多少哲学思考的。我们的战争首先是悲壮的,可歌可泣的。我们不能,也不允许像别的国家那样,从第三人的视角看待自己国家的战争。于是,我们最好用纪录片表现战争,能有好作品。至于电影,还是用来记录更加复杂晦暗的人性,和更加模棱两可的世界观吧。

  • 骞梁 9小时前 :

    忘不了蛋糕里面藏发报机,可惜了那么大的蛋糕🎂

  • 祖德海 1小时前 :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让人潸然泪下的台词,有这一句足矣。

  • 贝嘉致 2小时前 :

    娓娓道来,但女主后半场的地位有点无聊,画质修复好评

  • 材驰 9小时前 :

    至于好不好看……左边有小姐姐哭的稀里哗啦 右边有人睡得呼噜都打出来了

  • 骞炳 4小时前 :

    2015-06-15,王心刚?。。。没认出来T_T

  • 琬柏 9小时前 :

    取材于真实故事,没有枪林弹雨照样是血雨腥风的战场,向那些隐姓埋名做地下工作的烈士们致敬。

  • 赛曦哲 9小时前 :

    (4K彩色版)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

  • 裔柔妙 0小时前 :

    中国电影资料馆修复版本+影史导映

  • 蒯泽惠 6小时前 :

    老故事片看着就是带劲,演员一起范,仿佛回到了那个传奇年代。

  • 鑫初 9小时前 :

    经典的革命题材老电影。孙道临先生虽然出生成长在北平,但是完美的刻画了一位老派上海知识分子和坚毅的地下党。最后被敌人逮捕前依旧战斗在电台前,并从容不迫的与战友诀别的片段堪称经典。李侠的原型是烈士李白。

  • 昔雨筠 7小时前 :

    略显简单的经典,惊讶于当年就能找来懂点日语的演员演日本人就,我会期待今天有作品能直接超越地下人员现实生活中明码交流的水平,但实际呢…映前介绍片子是真实事迹合在一个人的,细节估计还是平易化了,但想到天亮之前了尽快发出去还是保一下重要人材安全毅然舍弃了后者,还是很唏嘘组织运作的两难。全片十六万多帧ai上色之后资料馆手动逐帧修的一刚,不过还是有墙上照片也修彩了(不会当时小生意人就能照彩吧)之类的问题,也算正常现象吧

  • 震辰 3小时前 :

    我让你xi洗脑

  • 车宏邈 8小时前 :

    纪念那个烈火春风的年代里的英雄。这是新中国的光辉岁月。

  • 鄞晶滢 4小时前 :

    ——向尊重历史的上色师、修复师傅们,致敬!

  • 鄢浩然 3小时前 :

    现在想想他到最后被抓或许还是幸事。他如果活了下来,将来再过十几年他反倒更有可能会被打成“特务”,从而让他屈辱的死去……

  • 震运 0小时前 :

    新中国的成立,是因为有了千千万万个像“李侠”这样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烈士的付出。他的存在如同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不仅爽快接受新任务,还能对新人“兰芬”在革命情感和业务上进行传帮带。演员的年龄和剧情虽然距离现在有段时间,但他们真实的演技、真挚情感的融入却把那段岁月栩栩如生地带到观众“面前”。“电波”就像一颗革命的种子,是火把,是光明,更是希望。一个“李侠”倒下了,背后还有千千万万个“李侠”前赴后继。我想,正是因为心怀“革命必胜”的信心,所以李侠烈士在被捕时可以面带微笑地说出“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的话语。特别喜欢最后的那段蒙太奇,浪漫而生动,升华了整个主题。

  • 沙巧云 7小时前 :

    十七年电影。在红色经典中算是不错的。(补记)

  • 枝泰鸿 5小时前 :

    看了修复版 不得不感叹老一辈的诚意和真挚的革命理想 现在的电影再也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了

  • 暄运 8小时前 :

    学校百廿校庆 放露天电影看的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