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隽笑卉 7小时前 :

    此片翻拍自美国电影《迫在眉梢》,讲的是父亲因孩子得不到心脏移植,绑架医院里的人质要挟警察的故事。别的不说,肖央、任达华的表演还是值得欣赏的。不过细看还是有不少bug的,一些细节欠推敲,比如急救儿子时,夫妻还能在旁边看,狙击手一枪,一块金牌居然能挡子弹等。

  • 梦雪 4小时前 :

    虽然拍的不够成熟、不够圆润,很多地方显得生硬,自说自话的部分也不少,但好在基本完成度还是有的,随便看看也还行。其实翻拍电影尽量还是不要翻这种原版已经具备相当水准的电影,因为想超过原版几乎是不可能的。最适合翻拍的电影有两种:一是本身故事框架非常好,但因为导演能力问题或资金有限造成成片品质中下,简单说就是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小片,这种片其实每年都有。二是几十年前的故事性强的老片,以翻拍的形式把这些远古的好故事翻拍给现代人看还是很有意义的。《迫在眉睫》显然不属于上述两种,冒然翻拍就免不了有比较,原封不动会被骂,在原有已经接近完美的剧本上改编多半会弄巧成拙,真真的费力不讨好。

  • 薇锦 3小时前 :

    李治廷演这种反面角色有点脸谱化,就差把坏蛋俩字写脸上了

  • 游弘厚 7小时前 :

    好家伙,就跟那跑调的唱歌似的,全是感情,没有技巧,

  • 晨鸿 6小时前 :

    最感慨的一幕是,里面自由联盟的首领(以藤子F不二雄的形象设定,贝雷帽,高领衫)送大雄他们离开,大雄问他那你呢,首领说“还会再见面的。”这一刻2022年的大雄像是发送了一封穿越时空的书信给到了1984创作这个故事的藤子老师。你看,隔了快40年,我们还在看你画的故事。

  • 运康 2小时前 :

    2.5 用真善美乌托邦口吻来揭示社会险恶的分裂的故事,留出自己的心脏、挟持人质、被遗忘的高利贷,整个行为链条好像哪里都充满了不对劲。。一个做编剧的中年男子,登场觉得自己是杰森伯恩呢吧

  • 轩哲 4小时前 :

    高层可以掠夺别人孩子的医疗资源给自己孩子续命,底层只能牺牲和消耗自己的生命,哺育和供给下一代,人类历史残酷地演进。

  • 钟离晓慧 8小时前 :

    某种意义上讲不算续集,这个“误杀”冲击力更强,叙事和冲突都更直接,一个父亲编造了一个“故事”先骗到了自己,再骗到了别人。除了《迫在眉梢》,推荐大家也去看另一个跟心脏有关的故事07年的《Awake》,希望也能看到中国版。

  • 雅倩 1小时前 :

    朋友花了180买了两张电影票,将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出来之后我在想我们大多数人想工作赚180块钱要几个小时?

  • 裴尔阳 6小时前 :

    跟1比起来,2简直是坨狗屎,情节突兀,人设立不住,最最关键的是感动点特别生硬、尬的要死

  • 鲜方仪 5小时前 :

    它一升格我就快进,这样才勉强能看,动作密度太低,除了肖央和任达华,多数表演都很生硬. 原剧本改起来确实很有难度呀~

  • 祥彦 8小时前 :

    哆啦A梦的超长篇里有不少篇目都有类似的面向孩童的经过简化处理后浅显直白且严肃深刻的命题说理,关于人、关于自然、关于政治。

  • 管涵蕾 0小时前 :

    肖央是个天生的演员,除此之外我还能说啥?噢,类型片就别硬烘感情了吧,太尬了,麻利点。镜头除开头建置几无足观。人物关系的“对仗”真是太过简单化的处理。编剧没少夹带私货,一场yy的营救。问和阿尔帕西诺的差距。

  • 月雪 6小时前 :

    很不错的看片体验 把人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非常形象的展现了出来,看这种片就是需要这种快感,

  • 闫傲雪 6小时前 :

    ——你们这帮用恐惧和虚伪来统治人民的独裁者,总有一天会受到群众的反抗!

  • 睢宇文 6小时前 :

    我愿称之为《翻杀2之卡点来劲》,群众卡点倒戈为主角喊冤,后又卡点倒戈警察,根据需要反复横跳;卡点闹事,喊口号,卡点堵车子,卡点又倒戈主角。

  • 校松月 9小时前 :

    招行活动,没看过误杀1,挺好看的。让我想起了最近的平顶山男孩,南京被害女大学生。都是底层卑微努力生活的人

  • 龚千雁 0小时前 :

    误杀1的好看,让人们对2也充满期待,但这部其实和误杀没啥关系。想将社会权力腐败,但也没深入探讨,各种浅尝辄止,没什么意思。

  • 鲜方仪 3小时前 :

    文咏珊我知道她很努力了,但是真的不太行,全程丧着脸没细节,女记者刚开始我还以为是个什么坏角色。。。

  • 萱桂 4小时前 :

    并不觉得有多好,甚至觉得过度地用煽情戏码来掩盖各种情节的不合理过渡,顺便讨好东方审美的父亲系观众的做法有点恶心,因为所有的人物对白,围观群众的魔幻般的盲从并不符合现实生活。片子一边呼唤正义,一边在很多bug上模糊正义,在很多连动机都没搞清楚的情节上煽动性地上价值,却只是触碰了一些有社会问题的人,却并未直指真正的痛点。底层人民的不满就被你们这些上层人民轻易利用起来作为公映口号,可最后的情节又为什么变成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俗套中?这种自相矛盾的话术和那种“不做父亲的人很难感动”这样偏激武断的规训一样可怕,继续这样的自我坚强式的陶醉与隐忍的感动,还会有成千上万的父亲等着要吃苦,然后陷入到一个内耗的恶循环中无法自拔,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吗?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