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故事讲述生活在印度的一个英国家族剧团。他们在城镇和乡村间巡回演出莎士比亚的戏剧。透过他们的旅程,观众可看见印度的面貌在不断变化,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印度王公变成了酒店老板,体育运动变得比文化活动更重要,传统剧院被宝莱坞电影所取代。影片改编自Geoffrey Kendal和他女儿Felicity Kendal的游记。
  导演:James Ivory《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此情可问天》
  获奖:1965年柏林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评论:

  • 占倩丽 0小时前 :

    在电波后扮演敌后角色,是智慧的英雄。

  • 嵇小蕾 0小时前 :

    向故事原型李白邱裘慧珍夫妇致敬!

  • 宗暄莹 8小时前 :

    “第七穿插连应到一百五十七人,实到一人!”

  • 卫丹樱 5小时前 :

    彩色修复版,资料馆这个项目属实阴间,斑斓下的弊端俯拾皆是。黑白摄影中常见的硬光转彩后不忍直视、肤色不自然、远景纸糊一样、面部边缘竟然出现马赛克、结婚照一会儿黑白一会儿彩色非常灵性。片子本身马马虎虎,还是十七年的通病。

  • 冠修真 2小时前 :

    红色谍战片。初中还是高中时学校组织看的,记得#孙道临#一出场全场都“欧~”

  • 振腾 5小时前 :

    ——兰芬同志侧脸特别像吴莺音。

  • 六寄柔 6小时前 :

    这部比一般的革命电影故事更曲折,据说是克农同志指示拍摄,保留了一些真实情节,剧本敢于设置两次高潮,几处小波折和辅线也是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孙道临老师的表演较更早的《渡江》更有层次,好。

  • 婷琛 7小时前 :

    之所以对于战争没什么共鸣,是因为我出生在相对和平的年代,出生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向中国人民解放军致敬!

  • 旭初 3小时前 :

    20210716 补看 经典。确立了日后中国大陆谍战片这一独特类型的一系列主要范式和语码,如上海、电台、假夫妻、后方(延安)和前线(上海)的信息交换与人员往来等等。这个过程中又包含了假戏真做的过程中对于革命工作的理解和革命主体的成长等主题。王萍的舞台剧背景赋予电影形式上的强烈风格,如布光、置景,以及孙道临精彩的演出等等,电影已经开始初步显露出根据阶级区隔的脸谱化特征,某种程度上削弱了谍战混沌真假难辨的主题。而“同志,永别了,我想念你们”则是时代的记忆。

  • 夔晴照 0小时前 :

    确实没有想到一部历经岁月的电影如今依旧风采熠熠。那个年代特有的舞台剧风格让剧情整体紧凑扣人,缺点肯定是有的,但我愿成为十一最佳电影。

  • 卫忠诚 7小时前 :

    彩色修复很赞,服装、家居色彩搭配,纯正民国风。

  • 左丘星驰 4小时前 :

    彩色修复版,资料馆这个项目属实阴间,斑斓下的弊端俯拾皆是。黑白摄影中常见的硬光转彩后不忍直视、肤色不自然、远景纸糊一样、面部边缘竟然出现马赛克、结婚照一会儿黑白一会儿彩色非常灵性。片子本身马马虎虎,还是十七年的通病。

  • 史英彦 4小时前 :

    “同志们,永别了,我想念你们。”让人潸然泪下的台词,有这一句足矣。

  • 却丝琦 7小时前 :

    比红海行动血腥很多

  • 公冶半双 7小时前 :

    向以李侠(原型李白)为代表的那个时代“永不消逝的电波”们致敬!

  • 傅新筠 0小时前 :

    爱情合乎道理,却失去真正的情感,与王苹导演曾流露的细腻情感抒写有所不同,全然为了革命叙事所服务。深究为什么选择黄丽芬,不过是因为人物思想不够成熟,需要革命者的帮助才可走向成长。两人的孩子也是不明不白,若能适当增加些许微妙的感情戏,想必影片会有另一番风景。姚苇这一可笑的人物,最终也没变得可悲,有些扁平化。

  • 妍倩 6小时前 :

    这片子四分以上,我给满分。40'女主在戏院同志被枪杀后,向男主抱怨自己的工作不能像手中的宣传资料一样战斗,男主告诉她,这份宣传资料就是她送出的。这种桥段放到今天宁浩的电影里也不完全落时。107'46"一个很短的镜头,不到一秒,李侠吞下了密信纸。……这个电影真的不错。

  • 介永言 4小时前 :

    向以李侠(原型李白)为代表的那个时代“永不消逝的电波”们致敬!

  • 华凝芙 1小时前 :

    梅生作为上海人,骨子里都是精致,出场就带着一块手表,这块手表最后到了万里的手里

  • 伏德运 8小时前 :

    向以李侠(原型李白)为代表的那个时代“永不消逝的电波”们致敬!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