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2013年9月9日至9月13日,十集电视纪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将在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首播(1-5集),播出时间为周一到周五每晚20:00。本片由深圳越众影视公司、深圳市越众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出品,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凤凰卫视首播之后,本片随后将登陆中国教育电视台、重庆卫视等电视频道。
  具体播出安排:
  凤凰卫视中文台《凤凰大视野》
  9月9日(周一)晚20:00 《重回人的语文》
  9月10日(周二)晚20:00 《天梯》
  9月11日(周三)晚20:00 《守望乡村》
  9月12日(周四)晚20:00 《大学 大学》
  9月13日(周五)晚20:00 《公民》
  第二天下午16:30重播
  第一集:《重回人的语文》
  什么是语文?它不该是枯燥得让人想烧掉的课本,也不是考卷上的标准答案。语文是语言背后的思想和灵魂,它教会人如何成为一个大写的“人”。然而,今天的语文课,质量已经岌岌可危——
  在上海,《收获》杂志主编叶开发现,女儿正在成为垃圾教材和病态课堂的受害者,他奋笔疾书,决心以一己之力《对抗语文》;在江浙,20多位一线教师自动集结,他们致力于给小学语文课本“挑错”、“找茬”,并自觉探索“现代公民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在民间,学者们回到民国,向老课本汲取言语的力量和人性之美……
  种种努力,都是为了恢复语文的本义——人的语文。
  第二集:《寻找马小平老师》
  2012年1月16日,深圳中学语文教师马小平因患脑癌去世,北大教授钱理群惋叹:马小平是他所识教师中“最具世界眼光”、“可以称得上教育家的人”;
  同年,官方组织的“寻找最美乡村女教师”活动在央视高调飘红,与此同时,由民间发起的“寻找活着的马小平”却在教育界引发了更深刻的感动。有评论说,“两种不同价值取向的寻找,耐人寻味”;
  马小平是谁?一个普通中学教师如何燃烧生命,照亮了他的人文讲堂?摄制组依次走过湘潭、东莞和深圳,学生、同事、朋友、女儿……众人动情的讲述中,马小平的形象渐次丰满,我们最终发现,他,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师者。
  马小平走了,“活着的马小平们”正在走来,他们将带着我们的孩子找回人的尊严,找回教育的尊严……
  第三集:《呵护童年》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
  华德福,一种源自德国的教育,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它是学园、花园、菜园和家园,它“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
  九月,开学的季节,陪伴两个被体制教育折磨得疲惫不堪的孩子,杭州独立教师郭初阳走进成都华德福学校,为期一周的“试读”和“陪读”,孩子们将体验主流教育之外的另一种童年;而郭初阳,这个现行教育体制的质疑者,将为我们解读华德福教育的种种细节,并探寻它与主流教育接轨的可能性。
  孩子们是否会选择华德福?家长的选择又会是什么?无论结局如何,“还孩子一个美好童年”的命题,已经无可回避。
  第四集:《天梯》
  一代一代的中国人笃信:知识改变命运。然而今天,寒门子弟藉以改换门庭的那道阶梯,正在发出断裂的声音——
  他们,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农民工子弟;他们,是挣扎在贫困线上的800万山乡孩子;在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超级小学、超级中学的大门外,他们逐年流失,转而出现在田间地头,或者打工者拥挤的列车上;他们,是游走在城市边缘的蚁族群落,空有一张大学文凭,却既无力“拼爹”,又没能掌握起码的谋生技能……
  究竟是什么,让寒门学子的人生道路越走越狭窄?
  国家的转型在加剧,而个体命运的转型,却似乎陷入了停顿。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已成为中国社会不能承受之殇……
  第五集:《守望乡村》
  乡村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改变乡村落后的基础教育,恢复乡村文化生态,需要民间力量具体而微、坚韧不拔的长期介入——
  在晏阳初的故乡,立人乡村图书馆在一所普通的乡镇中学扎下根来;在陶行知的故里,德胜鲁班木工学校向农家子弟敞开怀抱……他们不约而同地践行着陶行知、晏阳初们的信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眼下,他们能够改变的,或许只是一个孩子,一所学校,一个乡村;但是,他们不约而同地相信,欲温暖世界,必先擦亮一根火柴。
  守望乡村,让穷孩子也能仰望星空。
  第六集:《大学 大学》
  英国教育家怀德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伏案学习;在大学,他该站起来,四面张望。
  2005年,诗人王小妮以一名大学教师的身份走上讲台,在那些年轻的面孔上,她读到的是困惑、迷茫、贫乏、冷漠……12年的应试教育把他们压成了扁平状,他们缺乏常识、自私、现实,对周围世界漠不关心;严峻的就业形势压抑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无力“站立”,更谈不上“四面张望”……
  刘道玉、钱理群、陈丹青、张鸣、周孝政、熊丙奇……大学里的智识之士纷纷诉说体制之痛:官本位、学术腐败、钱权横行……,积习与流弊的漩涡中,人文精神消失殆尽。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大学?!
  第七集:《在路上》
  上世纪八十年代,樱花盛开的武汉大学,最早释放出中国高教变革的积极信号——学分制、双学位、贷学金……一系列闪动着人文、人性光辉的改革举措,让刘道玉赢得了“武大的蔡元培”的美誉;
  时隔20年,在举步维艰的泥潭中,中国高教改革的探索者再次出发了——
  2012年9月,修成正果的南方科技大学正式开学了——当理想遭遇现实,朱清时,这个理想主义的校长能否将他领军的“去行政化”改革进行到底?被打上“试验”标签的莘莘学子们,如何开始他们全然不同的大学生活?
  珠海联合国际学院,一所潜水七年的“内地与香港合办大学”近日浮出水面,许嘉璐评价说:“UIC已经跃升为清华、北大级的大学”;校长负责制、教授治校、全英文教学、浸会大学的文凭……“洋大学”的冲击波,能否对内地高校产生“鲇鱼效应,”倒逼国内的高校体制改革?
  第八集:《课堂风暴》
  没有讲台,老师“靠边站”,学生三五成群簇拥在黑板前,边写边讨论,教室门洞开,参观者络绎不绝——偏居鲁西南乡村的杜郎口中学,一度因教学质量太差险些关门,如今却以独特的“学生自主课堂”闻名教育界。
  专家评论说:“杜郎口模式”是课堂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是素质教育的希望之路;质疑的声音说:杜郎口并未摆脱“应试”的窠臼。
  在民间,“第一线教育研究小组”宣称要“点燃思想的课堂”,在各自的教室里,一线教师们掀起了一场不同于杜郎口的学习的革命;
  体制并非铁板一块,或许,此起彼伏的课堂风暴,将为中国教育吹出一片明朗的天空。
  第九集:《在家上学》
  面对教育的现实困境,有人迎战,有人妥协,有人则选择逃离。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无需去学校,客厅是他们的教室,父母是他们的老师,他们自主安排时间和课程,他们中的大部分,不打算参加国家统一的中考和高考;而在现代版的私塾,“中西合璧”的教育正在打造着另一批孩子,私塾的开创者,多半是“在家上学”的成功者,他们认为,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支持者说:在家上学有利于个性培养;反对者说:孩子需要朋友,独自在家无法实现“社会化”;有关部门说:在家上学违反教育法;教育专家说:社会应让在家上学合法化……
  无论如何,在民间,形形色色的新教育正在生长。它们的未来,或许远比我们所能理解的更丰富,更深远……
  第十集:《公民》
  美国现代公共教育运动之父霍拉斯曼说: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有识之士指出:缺乏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先进国家最大的差距。
  在西方主流社会,公民课程已经运行了几百年;在中国,1949年之后,公民教育戛然而止。
  2012年,在深圳,央校校长李庆明突然被“下课”,他在央校的公民教育实践,吸引了舆论的眼球,也让他备受争议;在南京,律师崔武走进校园,以一只苹果为道具,向小学生们诠释“公民”的内涵;在上海,复旦大学研究生吴恒利用互联网,一次一次向公众演绎着“公民责任”的空间……
  公民教育,何时堂而皇之地走进中国的中小学校?

评论:

  • 秋寄云 1小时前 :

    “以小孩之名,讲述大人的故事”这是我看完电影后脑子里浮现的第一个想法。这是我第一次观看绘本电影,七章不同风格不同内容的故事,好像有魔法一样,很容易就能把人拉回童话世界里。置身于绘本世界中,为小兔子,公交车司机,蒯伯伯,火车小男孩,蓝铁皮箱轮椅的外婆等等角色感动落泪,这不只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人生常态。看似给小孩看,实则是讲给大人听的故事。我们匆匆忙忙长大,一不小心就错过了、忽略了自己成长的世界。

  • 漫雅安 0小时前 :

    夜里的飞虫啊。

  • 赫连初夏 5小时前 :

    快进看的 男女主原本这么好看的人 拍的却这么无聊

  • 校碧萱 8小时前 :

    😭😭😭哭死我了,片尾野田洋次郎的聲音響起的時候,更是遭遇了雙重暴擊,啊,什麼時候才能對日式煽情片免疫啊,💔

  • 答长霞 9小时前 :

    剧情大概都猜的出来,但是配乐一出来加上画面还是很好哭

  • 濮阳俏丽 3小时前 :

    3.5。小松表现不错,坂口哭戏生硬,亲情友情的部分更多一些描写就好了。爱情Part又是藤井一贯的慢镜头MV。

  • 郸雅琴 6小时前 :

    明明可以一起渡过最后一段时间

  • 隋如曼 2小时前 :

    好看!除了短片排序节奏感觉有一点点问题以外,其他都很棒!无论大人小孩看都很适合!短片每个都有自己的感情又很贴合主题,总之满分推荐!

  • 龚英飙 9小时前 :

    真的太平了,平的节奏很慢,没有夸张的正邪对抗、人物造型,但却让我看的甘之如饴。每一个小故事都很温馨,勾起了我们中国人关于爱的含蓄表达。满满的烟火气,也不失诗意。

  • 通新梅 7小时前 :

    拿怪病当消遣这方面日本一直做得很好,女人的幸福依然只有恋爱结婚生娃鸡娃。整体制作还可以,开头的飞机云还致敬了一下恋空。

  • 贡孤容 0小时前 :

    拍的中规中矩,也不能说差,实在是太普通太无聊了。一点点值得看的惊喜的点都没有。男主像张继科。另外我不太理解怕伤心,就不抓紧机会结个婚,享受几年生活再死。

  • 秦觅云 9小时前 :

    明明可以一起渡过最后一段时间

  • 艾宜修 2小时前 :

    一看开头就能猜到结尾,剧情很平淡,熟悉的日剧跑,熟悉的樱花树,但为什么来看这部电影呢,就是来寻找这种平静而日常,纯爱却有缺憾的感受吧。

  • 章佳康顺 6小时前 :

    在广州看的点映,我一个大男生居然破防了...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动画片给我整哽咽了,幸好带着口罩,没有社死。前三个故事感触还好,当看到第四个故事《糖水铺》瞬间泪目了,蒯老伯独自经营糖水铺场景让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在家乡独自经营一个小卖店,已经太久没有回家去看望她了。当儿女不在膝下,剩下的,是对每个熟悉的陌生的人的互相关照取暖。这七个故事,喜欢哪一部其实并不只是由哪部的好坏决定的,而是由你的经历决定的。

  • 甘英媛 9小时前 :

    「茉莉ちゃん、最後まで生きてね」第一句就开始泪目了,好久没看这种注定是制造感动的电影了。长大之后泪点变的很奇怪,原以为不会哭,结果好几次都流泪了。女主好努力的想活着呀,但还是没有奇迹啊,好遗憾啊。电影是难过穿插着开心的片段,让人觉得窒息的时候马上就变的节奏轻快的开心,人生还是会有好事发生,不全是坏事。感动满分~好看!

  • 符平凡 2小时前 :

    远不及当初预告带给我的震撼大,通看下来甚至觉得有些平淡,整体七分左右(为小松莱奈的颜加颗星)

  • 骏年 2小时前 :

    画面和配乐都很不错,两位主演的演技也绝对没有拖后腿。可惜剧本实在是缺乏打磨而实在太过老套,显得整部电影华而不实,对不起如此豪华的班底。

  • 苍沈靖 3小时前 :

    日本到底要拍多少这种不痛不痒没内容的死人纯爱啊(x

  • 金宏远 7小时前 :

    这部片子真的是给这个寒冬里抹上了一缕阳光!七个导演通过七个原创绘本故事改编的七个短片。有关亲子关系、人与自然、兄弟手足、邻里之情、异地成长等故事。绘本的表现形式也很丰富,有水墨、剪纸、水彩等。儿子看完特别喜欢《蒯老伯的糖水铺》、《哼将军和哈将军》、《翼娃子的星期天》,因为他觉得很亲切,很搞笑,就像在说他自己!

  • 禧奇 9小时前 :

    剧情真的蛮老套的,小松和坂口一起的戏份过于像动态写真了吧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